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高校师生热烈反响。我校教师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以建设“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目标,努力建立一流师范专业、打造一流师范课程、培养一流师范人才,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经济学院教师胡东宁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从留学归国到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已经数十载,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感触良多。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教学以来我始终将培养不同学段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创新与实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争做学生品格历练、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教育,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培养学有所用、服务社会的大学生;不仅要做课堂上的良师,也要做引领学生成长的益友,对学生专业课程的指导继续坚持注重提高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管理学院教师杜伟强副教授
我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到母校考察很受鼓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要时刻牢记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将“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与“勤奋严谨 自树树人”有机结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坚守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张秀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高校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要具有拼搏奋斗、永攀高峰的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时,在科研上,要紧跟国家的科技发展,了解国家的最新科技动态,掌握国家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我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继续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文学院青年教师石彧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的讲话中讲到美术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我教授书法课程,感受颇深。书法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中国书法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汉字为载体,以文学为内容,以笔墨为形质,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要用书法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树立中国形象。
体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艾丽欣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专门到清华大学体育馆观看历史照片、实物展览,了解体育馆保护利用、学校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展体育教育情况。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体育的重视。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将运动心理学知识应用于运动队实践,持续助力运动队心理保障服务工作,不断在实践中磨炼科研能力和意志品质,为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添砖加瓦。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高敬恩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高校的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自觉对接国家需求和人民需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前沿,勇于创新,承担起更重的责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同时,做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引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