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搭建“网络教师思政课堂”平台,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陆续刊发我校主要负责人、专家学者、教师代表等撰写的阐释、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嘱托,善作善成,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切实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能力和躬耕教坛的亲身实践。今天刊发的是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李广瑜的署名文章——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高质量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李广瑜,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语言学会理事,天津市教育考试研究所理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
高质量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 李广瑜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讲话为指引,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扎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倡议,着眼于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结合学校国际化办学优势,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学术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质量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的有效路径。
立德树人,课程育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坚持国家至上、人民至上,要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学院高度重视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课程的思政建设。近年来,学院教师成功获批学校“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和专业育人特色课程教改项目10余项,覆盖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等不同层次。学院建立健全了知识讲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体系,积极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学院将培养在思想上对中国文化认同,在情感上知华友华,在语言上愿讲能讲会讲中国故事的国际学生,作为课程育人的核心目标。广大专业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涵养学生专业素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使命担当、家国情怀和共同发展理念,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有机结合,在帮助学生筑牢专业基础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理念的认同。
学以致用,实践育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把知识教学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胜任中文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学院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包括“国际中文日”“微课大赛”“汉教英雄会”等在内的各类实践活动,为师生搭建起专业技能和专业教学交流平台,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专业实践氛围,切实提升师生的国际中文教学能力,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专门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展示学院实践育人的成果。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中外师生在活动中踊跃表演中华经典故事情景剧、小品、朗诵、独唱、歌舞等,用语言实践传播优秀文化,锻炼中文技能与中华才艺。学院近年来还精选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参加教育部语合中心举办的国际中文技能交流活动“汉教英雄会”,连续三年晋级全国总交流活动,与各高校师生共同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交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经验。
学研融合,学术育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将专业教学与科研治学结合起来,助力于国际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学院始终重视拓展专业教师及国际中文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密切跟踪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前沿,提升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学院学科带头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教授近年来在国内率先提出“表达驱动”教学理论,该理论为学院的国际中文教学与科研提供了理念指导,极大地带动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实践。
为了拓展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学院还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越南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等十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先后为师生作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跨文化交际、中文国别化教学等,极大拓宽了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
文明互鉴,文化育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坚守文明互鉴信念,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牢牢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学院始终立足于中华文化立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培养大批优秀的中外学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除了开设“中华文化与传播”等课程之外,学院还通过开展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学院充分发掘中华文化才艺学习与传承在文明互鉴中的积极作用,在教育教学和实践考察过程中充分吸收天津版画艺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中国戏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展示等元素,引领中外学生浸润中华才艺,培养出一批批知华友华、热爱中华才艺、擅长中华才艺、乐于传播中华才艺的国际学生。
回顾过去,学院在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