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建设 >> 正文
【史话英模赞·天津师范大学┃教师领读学党史】共和国脊梁篇(五)张家玮领诵: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2021-05-01 20:47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这离不开无数英雄模范披肝沥胆、忘我无私的奉献。100年峥嵘历程,多少忠义之士为国鞠躬尽瘁,多少拳拳赤子为民奉献一生。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为进一步将“四史”学习推向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推出“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优秀教师代表领诵、领学英雄楷模事迹,与全校广大师生一起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激发广大教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不竭动力。

“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的诵读内容分为“革命英烈”、“共和国脊梁”、“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四个篇章。本期邀请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张家玮副教授带领大家领诵、领学:“共和国脊梁篇”之于敏院士的感人事迹。

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张家玮副教授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他曾谦虚地说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时期作为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上学后的于敏发现,相较于老师只教授学生知识,他更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探索之中。彼时,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从此,于敏便与理论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羁绊。

1951年,研究生刚毕业不久的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始了他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生涯。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但在与时任近代物理所所长钱三强的一次谈话之后,他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正如于敏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转折就是他开始从事氢弹研究,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那是20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简陋的装备并没有阻挡大家科研的决心。为了琢磨一个问题,于敏与彭桓武、邓稼先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们常常通宵达旦。“百日会战”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作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时,于敏确信,我国已取得了设计实战氢弹的自由。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原子弹、氢弹到中子弹,再到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2019年1月16日,93岁的于敏溘然长逝。回顾于老的一生,不为外物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坚持淡泊明志。于敏用一生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用精诚书写了中华民族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