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建设 >> 正文
【史话英模赞·天津师范大学┃教师领读学党史】共和国脊梁篇(十五)易志云领诵: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
2021-05-11 19:3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这离不开无数英雄模范披肝沥胆、忘我无私的奉献。100年峥嵘历程,多少忠义之士为国鞠躬尽瘁,多少拳拳赤子为民奉献一生。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为进一步将“四史”学习推向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推出“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优秀教师代表领诵、领学英雄楷模事迹,与全校广大师生一起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激发广大教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不竭动力。

“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的诵读内容分为“革命英烈”、“共和国脊梁”、“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四个篇章。本期邀请教务处处长易志云教授带领大家领诵、领学:“共和国脊梁篇”之“人民公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

天津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教务处处长易志云教授

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

兰考,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终年被内涝、风沙、盐碱这“三害”困扰,是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个典型缩影。1962年冬,焦裕禄任兰考县县委书记,与老百姓一起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毅然决然地带领人民奋勇向前、迎难而上,逐渐改变了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1964年,不满42岁的焦裕禄去世了,却把焦裕禄精神永远地留在了天地之间。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北崮山村的贫困家庭。7岁时入学当地学堂,成绩名列前茅,但因家乡连遭天灾,不到13岁便辍学了。19岁时父亲因地主逼债悬梁自尽,焦裕禄又被日本人五花大绑,拉到抚顺大山煤窑做苦力,历经磨难逃回家乡,又因没有伪军发的“良民证”,焦裕禄和家人逃难到宿迁,靠给地主打工谋生。国恨家仇,这个有胆量、有力气、有才学的高大小伙儿,竟被逼得没有一条活路。家乡解放后,共产党的部队为百姓忙前忙后,焦裕禄找到了救星和依靠,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先是协助地方开展土改工作,淮海战役期间,又组织担架队支前,出色完成了任务。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焦裕禄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从来没和机器打过交道的焦裕禄,凭借着努力,硬是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在大连起重机厂学习期间,经常要和苏联专家打交道的焦裕禄,还自学了俄语和跳舞。1962年年末,焦裕禄调任兰考,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上的这座小城,路上冷冷清清,唯独火车站里人声鼎沸,乡亲们拎着家当,拖家带口,准备扒火车逃荒到外地去,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回想起自己的逃荒经历,焦裕禄百感交集,他对兰考的干部们义正言辞地说,“你们都好好看看,我们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可兰考的父老乡亲们要去逃荒要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不感到耻辱吗?”他毅然决然用国家拨的救济款,先到全国各地买口粮,买来的粮食到了,老百姓纷纷拿起铁锹,准备跟着焦书记,与风沙、盐碱和内涝战斗到底,让家乡的土地也能长出粮食。焦裕禄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动员县委120多位干部,组成调查队,展开大规模洪水、流沙、风口调查工作。他白天奔波调研,晚上撰写报告,天还没亮又自己骑车到下一个沙丘勘察,行程5000余里。半年后,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终于形成。焦裕禄心里装满了百姓,唯独没装自己,患有肝病的焦裕禄,棉袄上第二个和第三个扣子从来都是解开的,是因为方便用拳头、钢笔、茶缸顶住剧痛的肝部。焦裕禄伏案工作时,坐的那把藤椅,就这样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90年7月16日,《福州晚报》一版登载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焦裕禄清清白白地来,清清白白地走,转眼间已经去世了57年。但他的精神长存世间,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永放光芒。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