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建设 >> 正文
以诗话史·天津师范大学|书记领读学“四史”(三十九)苏秀娟:守望在世界的最高处
2020-11-22 10:49  

一首诗词,作者有心、读者共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四史”的长河中不乏直抒胸臆的豪迈、也不乏九曲回肠的柔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常有佳作诞生。

为进一步将我校教师学习“四史”推向深入,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策划推出“以诗话史——书记领读学‘四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领诵、领学,深入挖掘、解读诗词背后的历史史实,从历史中学思践悟,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由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苏秀娟同志诵读领学的《守望在世界的最高处》。

天津师范大学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苏秀娟

守望在世界的最高处

陈跃军

这是谁的笑声

这是谁的企盼

这是谁的祈祷

这是谁的祝福

我爬在冰冷的铁轨上

等待火车从这里驶过

近了近了

也不知道我在等谁

但我能听到心跳的声音

热乎乎的血液

涌向我的心脏

看到我

车轮似乎很惊喜

它向我冲来

我一阵晕眩

疼痛 颤抖

我幸福地哭泣

车轮没有停下

看着背影

我一次次回忆那美好的瞬间

我傻傻地站着

等待下一次相遇

雪花纷纷而降

我亲吻着谁的脸

我呼吸着谁的呼吸

我呼唤着谁的灵魂

一个人的声音

一个人的背影

青藏铁路新起点         建设中的青藏铁路终点站

诗歌简介

陈跃军,笔名岳峻、晨风、益西强杰,于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已在各媒体发表1000余篇诗文,中国作家协会、西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参与主办香巴拉文学网、扎西德勒网和民刊《建安诗坛》、《格桑花开》。这首诗由作家诗人陈跃军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前的2005年创作完成。诗中用“我”喻指铁路工人、藏区人民及全国人民,将火车看作是铁路工人建成青藏铁路、藏区人民开放致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的化身。作者在诗中畅想,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一个属于中国人民关于青藏铁路的奇迹将会发生,在那延伸到天际的青藏铁路上,终将迎来令人激动的一刻——汽笛终于飘荡在世界屋脊之上,一条条铁龙在清晨的第一缕光下驶入拉萨!这个奇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而他们继续期待着,去创造未来,他们昂扬着,去迎接下一个奇迹!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庆祝通车   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成剪彩

历史背景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极为困难,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曾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做出的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自古以来,青藏高原就处于交通闭塞、物流不畅状态,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000多米的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因此,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就着手研究进藏铁路建设问题。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对于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国家来说,这些难题的存在几乎是难以跨越的。但是,即使有困难,党和国家也绝不轻言放弃。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工,几经周折,于1979年铺通,1984年交付运营;1994年7月,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做好进藏铁路方案研究;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可以说,青藏铁路的修建几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全面阐述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铁路建设者们的伟大创举和建设奇迹,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几代人共同修建起来的青藏铁路推动着西藏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西藏与中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修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青藏铁路也见证了我们新中国的复兴和崛起,而它的建成,也在向世界宣告,我们中国制度、中国模式的蓬勃生机。我们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也像这青藏铁路一样,纵然需要历经千难万险,克服重重阻难,但是在我们中华民族面前,奇迹终会出现,梦想终会实现!青藏铁路精神也必将继续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共创伟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青藏铁路全线观光示意图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