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这离不开无数英雄模范披肝沥胆、忘我无私的奉献。100年峥嵘历程,多少忠义之士为国鞠躬尽瘁,多少拳拳赤子为民奉献一生。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为进一步将“四史”学习推向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推出“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优秀教师代表领诵、领学英雄楷模事迹,与全校广大师生一起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激发广大教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不竭动力。
“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的诵读内容分为“革命英烈”、“共和国脊梁”、“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四个篇章。本期邀请教育学部教师纪德奎教授带领大家领诵、领学:“时代楷模篇”之“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的先进事迹。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教师教育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纪德奎教授
国医济世,德术并彰的“人民英雄”——张伯礼
古稀之年,出征武汉,身披“白甲”坚守中医药阵地;国医济世,德术并彰,无“胆”英雄宁负自己护人民。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
张伯礼,1948年2月出生于天津,籍贯河北宁晋,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代表人物。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中医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名中医”、“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在攀登医学高峰的路途上,他先后荣获吴阶平医学奖、第六届“树兰医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重大奖项。
“疫情不重,不会让我来,这份信任是无价的。”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央紧急成立赴湖北疫情防控指导组,张伯礼名列其中。18年前,在抗击非典前线,张伯礼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荆斩棘。“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张伯礼在抗击“非典”时立下的铮铮誓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又一次兑现。
初到武汉时,疫情形势正值最严峻的时刻。医院里人满为患,极易交互传染。深入了解情况后,张伯礼和专家组认为,要迅速采取措施,对疑似、发热、密接和确诊四类人,进行分类管理、集中隔离。还要采用“中药漫灌”的方式,让患者普遍服用治湿毒疫的中药汤剂。通过严格隔离、普遍服用中药,集中隔离的很多发热、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转,四种人中确诊病例大幅减少。
“一定要有中医药阵地。只要有阵地,就能有作为。”张伯礼说。2月初,张伯礼与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写下请战书,提出中药进方舱、中医包方舱,申请筹建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经中央指导组批准,张伯礼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医医疗团队组成“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这是一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方舱医院从中药、针灸、贴敷到太极拳、八段锦一条龙综合治疗。自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张伯礼和他的中医药团队交出了轻症病人零转重、痊愈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三个零”的亮眼成绩。
经验推广到其他方舱医院,中药使用率超过90%,取得转重率2%—5%的较好疗效,中医药疗效得到了证明。在中央指导组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张伯礼提出“大疫出良药”,筛选出“三药三方”。因证据充分、疗效确切,“三药三方”被编入国家版诊疗方案。
那段时间,张伯礼要完善医院、指导临床、察看患者,还要负责拟方、巡查定点医院等。长时间不分昼夜的高强度工作,张伯礼病倒了。2月16日夜,张伯礼胆囊炎发作,腹痛难忍,中央指导组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2月19日凌晨,张伯礼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为了不动摇军心,也不让家人担心,他让医院不用征求家属意见,自己签手术同意书。手术后一两天,张伯礼便在病房里开始了工作。手术后不几天,他实在放不下工作,再次进入了一线继续战斗。
4月16日,在武汉奋战了整整81天的张伯礼院士返津。那一天,天津市民和这座城市用最隆重的礼仪迎接英雄凯旋。回津后,张伯礼院士仍然忙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第一线,仅海内外连线就达数十场。他说“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分享中国经验,我们从不保守。”他希望中医药能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崇尚英雄,铭记英雄,以国之名致敬英雄。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伯礼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伯礼用自身的事迹书写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汇聚了新时代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