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作者有心、读者共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四史”的长河中不乏直抒胸臆的豪迈、也不乏九曲回肠的柔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常有佳作诞生。
为进一步将我校教师学习“四史”推向深入,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策划推出“以诗话史——书记领读学“四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领诵、领学,深入挖掘、解读诗词背后的历史史实,从历史中学思践悟,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钟英华同志诵读领学的《沁园春·长沙》。
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钟英华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诗词简介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6年12月中下旬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回忆起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联想到当时的革命形势,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以后的几年里,毛主席大部分时间在长沙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活动。这首诗词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诗词上阕作者饱含激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祖国山河的壮丽秋景,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萧瑟悲伤的落寞季节积极乐观面对自然之美,这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崇高之美。诗词下阕年轻诗人深思社会与人生发出心灵的回声,充分体现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人性之美,这是年轻诗人梦想与追求的崇高之美。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历史背景
写《沁园春·长沙》时的毛泽东时年33岁。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1926年12月7日,毛泽东从汉口抵达长沙,应邀参加湖南省第一次工人和农民代表大会。12月20日,他在出席大会的欢迎会上,作了《工农商学联合的问题》的演说,其中讲道:“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革命,但有一个中心问题。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一切都要靠农民问题的解决”,“我们现在还不是打倒地主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一步。在国民革命中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减少租额,减少利息,增加雇农工资的时候。”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与国民革命的中心工作,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毛泽东第一次以如此鲜明而又坚定的语言阐明了大革命反帝反军阀的中心工作。因此,这个中心问题,同时也就成了《泌园春·长沙》的创作主题。1925年-1927年的大革命,即“国民革命”,它的社会内涵是国共合作以反帝反封建,这也是《沁园春·长沙》创作主题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
《沁园春·长沙》以反帝反封建作为创作主题,归根到底与北伐以前以及北伐时期的中国国情密切相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始终存在着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是这两对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两大历史任务。在建党以至《沁园春·长沙》创作前后,毛泽东开展国情研究的重中之重就在如何反帝反封建。而反映社会性质、时代矛盾和历史任务的《沁园春·长沙》应运而生,正是毛泽东践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初步的经验总结和美学表达,是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救国图强的现实主义担当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