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建设 >> 正文
【史话英模赞·天津师范大学┃教师领读学党史】时代楷模篇(十五)张桂芸领诵: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的楷模——张小娟
2021-06-14 19:1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这离不开无数英雄模范披肝沥胆、忘我无私的奉献。100年峥嵘历程,多少忠义之士为国鞠躬尽瘁,多少拳拳赤子为民奉献一生。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为进一步将“四史”学习推向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推出“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优秀教师代表领诵、领学英雄楷模事迹,与全校广大师生一起致敬英雄、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激发广大教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不竭动力。

“史话英模赞——教师领读学党史”的诵读内容分为“革命英烈”、“共和国脊梁”、“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四个篇章。本期邀请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张桂芸教授带领大家领诵、领学:“时代楷模篇”之“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的先进事迹。

天津市劳动竞赛示范岗先进个人

天津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桂芸教授

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的楷模--张小娟

“她在脱贫攻坚一线拼尽全力,扎根基层为老百姓奉献的事迹,对我们所有扶贫干部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她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2020年12月24日,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师如是说。

张俊师口中的“她”,就是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张小娟,1985年出生于甘肃舟曲一个普通藏族家庭,2003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以高级管理人才身份落户北京。2008年,舟曲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受灾严重,得知消息的张小娟一个月后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义无反顾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正是源于张小娟内心对家乡的眷恋和牵挂。“将来有能力了,这些恩情我一定会还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张小娟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化为改变故乡贫困面貌的担当作为。

自2016年1月正式担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以来,张小娟给家人、同事、亲朋好友们留下的印象永远是忙碌,一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奔波于山路中,大部分节假日也都在加班,甚至连一双年幼的儿女生病时也顾不上在医院多陪护一会儿。没日没夜地早出晚归、走乡入户,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张小娟额头前便已白发渐生,要靠染发才能遮住早生的银丝。舟曲县19个乡镇的干部,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她对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数据的熟稔度,全县亦无人能出其右,以至于被亲切地称为舟曲“脱贫攻坚的数据库”和“政策业务活字典”。

如今,走进舟曲县的村村镇镇,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着一张漫画图——舟曲“精准扶贫政策图解”。一张图文并茂的挂图,大大提高了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让农户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想出这一金点子并亲手设计出这张政策图解的,正是张小娟。除此以外,极具创新性、实用性的微信“语音播报”(将政策信息录制成语音讲解,让所有群众能直接看到、听到脱贫攻坚最新政策)、政策问答“口袋书”等,也都是张小娟的杰作。

2019年10月5日下午1时44分,张小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图片:崎岖的盘山公路从山谷往上,在陡峭的山坡上七弯八绕。按时间推算,她应是结束了上午在曲瓦乡的工作后在赶往立节镇的途中,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和同事们加油鼓劲,张小娟为图片配上文字:“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这也成了张小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最后一张图片动态。10月6日清晨7时许,张小娟吃完早饭后和丈夫刘忠明道了个别,说要下乡入村进行脱贫验收,便和往常一样匆匆出了门。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2019年10月7日,张小娟在完成曲告纳镇上大年村脱贫攻坚县级抽样调查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张小娟的生命令人惋惜地定格在34岁,却兑现了“将全部时间都交给脱贫攻坚”的铮铮誓言。

生来平凡而人格生辉,朴素踏实而尽显崇高。回望张小娟的人生轨迹,可以深刻感受到:正因为心中有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信仰,她的脚下才会有事不畏难、行者恒至的奋斗力量;正因为肩上有青春中国、奋斗有我的担当,她的工作才会打开局面、作出成绩。2020年12月,中共中央追授张小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2月,张小娟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