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作者有心、读者共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四史”的长河中不乏直抒胸臆的豪迈、也不乏九曲回肠的柔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常有佳作诞生。
为进一步将我校教师学习“四史”推向深入,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策划推出“以诗话史——书记领读学‘四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领诵、领学,深入挖掘、解读诗词背后的历史史实,从历史中学思践悟,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由机关党委书记高娟同志诵读领学的《写于1987年中葡签订澳门问题联合声明》。
天津师范大学机关党委书记高娟
写于1987年中葡签订澳门问题联合声明
马万祺
国土回归已有期,同胞雀跃庆庄仪。
百年虚约原无义,数世流言未见基。
往事纷争非厚福,前程远望总相宜。
中葡友好量轻重,善始善终共展眉。
诗词简介
本诗的作者是马万祺。他一生爱国爱澳,为祖国建设事业和统一大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为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澳门工商界的翘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而且也是一名激情洋溢的诗人。这首诗写作于1987 年 4 月,当时中葡两国正在就澳门问题进行着最后的谈判,作为澳门代表之一的马万祺在北京参与了联合声明的最后签字仪式。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就一直为澳门问题劳命奔波,在这场中葡联合声明签字仪式正式结束后他兴奋不已,当晚就创作了这首诗。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上个世纪,中国人民对于渴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迫切心愿。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历史背景
1553年,葡萄牙以欺骗的方式取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并逐步将它变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后,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澳门从此被长期割让给葡萄牙。
1979年2月,中国政府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经过友好谈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在谈判建交时,两国政府曾就澳门问题达成原则谅解,肯定了澳门是中国领土,归还的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之后,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葡萄牙,就澳门前途问题与葡萄牙领导人交换意见。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访华期间,中葡双方认为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并决定于下一年正式开展外交谈判。1986年6月30日,双方举行关于解决澳门问题的第一轮会谈。
从1986年6月到1987年3月期间,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进行了四轮谈判,对各文件草案不断进行审议。1987年3月26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87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两国总理代表各自政府分别在联合声明上签字。正式的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的西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以及以马万祺为代表的50多位澳门知名各界人士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声明指出,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符合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愿。《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了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中葡联合声明》是一个历史性的文件。它在1887年《中葡条约》草签100周年后的同一天签订,确是一个历史的巧合,而其意义则截然不同。100年前代表腐朽的清政府到里斯本去草签的那个条约,把澳门主权拱手让给葡萄牙。而100年后,中葡双方政府在北京签署的《中葡联合声明》,则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在自己的领土上最后消除殖民主义的痕迹,并进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