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作者有心、读者共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四史”的长河中不乏直抒胸臆的豪迈、也不乏九曲回肠的柔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常有佳作诞生。
为进一步将我校教师学习“四史”推向深入,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共同策划推出“以诗话史——书记领读学“四史”专题栏目。每期邀请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领诵、领学,深入挖掘、解读诗词背后的历史史实,从历史中学思践悟,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本期为大家推送的是由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鸿芬同志诵读领学的《七律·长征》。
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鸿芬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词简介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这首诗作于红军战士跨越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的途中。本诗对长征路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将高大无比的五岭山比作细小的浪花,将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看做脚下的泥丸,用“等闲”、“暖”、“喜”等字词赞美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万险、勇敢顽强的英雄气概和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
历史背景
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蒋介石调动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博古等错误的领导,导致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红军力量遭到严重削弱,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1934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政府的追击,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红军连续粉碎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于1935年1月占领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
红军总参谋部在遵义时的作战室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冲破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粤军、湘军、桂军、黔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及少数民族反动土司头人部队的围追堵截,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受无数折磨考验,终于胜利完成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的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长征,是共产党和红军的战略转移,也是艰难求生,更是历经生死考验后的成长与成熟,尤其是遵义会议,彰显了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精神和勇气,可谓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用斯诺的话来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