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一院一品”专栏。专栏立足学校2025年师德建设月活动成果,聚焦各学部(院)师德建设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集中展现我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生动图景,旨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学部(院)互鉴共进,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全体教师见贤思齐,牢记“三尺讲台系国运”的嘱托,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凝聚投身学校奋力开拓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伟大征程的强大合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外国语学院党委2025年师德建设月典型案例——《追忆先辈弘师道 赓续薪火砺初心》。
追忆先辈弘师道赓续薪火砺初心
——外国语学院党委2025年师德建设月典型案例
根据《天津师范大学2025年师德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外国语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月特色活动。
为加强尊师教育,丰富尊师活动,发挥示范引领“头雁”效应,学院党委组织开展“追忆先辈弘师道 赓续薪火砺初心”清明节缅怀大先生主题活动,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循着师大先贤的足迹,从李继之校长守护的知识火种,到今日学科交叉的创新火花,感悟一代代师大教育家的情怀与智慧,以学科交融激活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涵养师道情怀。
在李继之老校长铜像前,全体师生庄严肃立,面向铜像行鞠躬礼,这座矗立在校园里的铜像,正以昂扬的姿态见证着师大一如既往的教育坚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现场师生一起走近李继之校长与师大初创的岁月,感悟老校长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精神基因和教育报国的赤子情怀。

在沈德立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里,铭刻着我国心理学泰斗沈德立先生“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坚守,在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重温了先生“实验求真、育人为先”的科学家精神,沉浸式了解先生毕生奋斗的历程。从创立我国首套儿童心理测评工具,到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填补学科空白;从在简陋实验室中坚持实证研究,到培养大批心理学领军人才。展厅内陈列的珍贵资料,生动还原了先生推动心理学科发展的光辉历程。

在兴文楼“弘道修身”教育家精神展中,志愿者以徐大同先生生平事迹为主线,深情讲述了他毕生扎根教育、潜心治学、立德树人的感人故事,带领师生感受徐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治学风骨。作为中国政治学学科奠基人之一,徐大同先生以“教学问、教做学问、教做人”的教育理念,为师生树立了治学与为人的标杆。徐大同先生倡导的教学理念,也为今天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历史注脚。

在立教楼里,王嘉龄老先生的弟子李文欣老师讲述了先生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在跨越时空的多语共鸣中,带领师生共同体悟王嘉龄老先生“融通中外,文化互鉴”的学术追求以及先生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嘉龄老先生的AI形象与师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AI技术的模拟和还原使王嘉龄先生的形象和声音再次出现在屏幕上,让师生们在互动中感受到教育家精神的魅力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通过此次活动,师生们在互动中感受到教育家精神的魅力和力量,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职业理想和教育教学实践。
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律特点,坚决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营造奋勇争先的良好教书育人氛围,凝聚投身学校奋力开拓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强大合力。
来源:外国语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