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立德铸魂•奋进担当|天津师范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标兵沈练斌:不忘初心 履行一名外语人的神圣职责
2020-09-26 10:10  

坚守师范初心,培根铸魂、强基固本、涵养师德,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率先垂范,坚守教育报国初心;他们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担当,担筑梦育人使命;他们坚持“停课不停教”,迎难而上,坚守工作岗位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 “四有”好老师的光荣形象,用爱和奉献争做学生的引路人和筑梦人。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表彰奖励我校在全员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党委教师工作部公众号推出“立德铸魂•奋进担当”系列宣传学习栏目,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标兵——外国语学院沈练斌老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3月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抗疫的努力下,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境外疫情拉响警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疫情发展大势,精准把脉,科学部署,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际,提出“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天津机场作为分流国际航班的防疫重要前沿阵地,是外防输入的首道屏障。作为外语人,身为法语系主任的沈练斌老师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天津机场防疫翻译志愿者。在机场防疫志愿工作中,沈老师进驻法籍人员集中隔离点进行翻译服务,在天津机场协助海关负责法籍人员的转运、协调、通关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等任务的翻译工作。沈老师不顾教学、家庭的双重困难,承担起机场防疫翻译的大部分任务,截至目前,沈老师已执行11次志愿翻译服务,累计服务249小时。

翻译服务、线上教学连轴转,课堂、防疫阵地两不误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来上课!”8时,结束了一周的进驻隔离点24小时翻译任务,沈老师开始了新一周的教学,清晰的课堂思路,标准的发音语调,没有显现出他的一丝倦怠与疲惫。作为我校机场防疫翻译志愿者突击队的一员,沈老师承担了自疫情爆发以来,第一架由法国巴黎飞往北京降落在天津机场的CA934航班的翻译任务。他工作的任务不是简单的语言翻译,因为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法籍外交人员,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力量和效果,传递出坚定的信息和友好的信号。由于前期机场分流入境工作的突发性较强,经常接到紧急任务,沈老师总是克服个人困难,默默承担下来。4月2日,在机场翻译任务的时候,沈老师正在线上授课。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程进度,沈老师放弃了吃饭和准备的时间,结束授课后立即奔赴机场,穿上防护服,上了战场,这一战就是5个小时,不吃不喝。由于需要全程戴着口罩护目镜等装备,平时自然的呼吸和交流,在此时都需要更大的气力和专注。

“家庭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在报名加入机场防疫翻译志愿突击队时,沈老师说:“作为学习外语专业的我们,承担的不仅仅是文化交流或者商业交往的责任。这次疫情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当中面对的一个新的挑战,我们更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也是这样做的。

天津机场的法语翻译任务,接待的多为法籍外交人员,对翻译人员有专业素养高、工作纪律性强、反应迅速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机场的防疫气氛,无疑是一种无声的紧张。教学任务是责任和使命,不容马虎。这些,沈老师都咬牙坚持,从未提出困难。沈老师的母亲罹患癌症,4月8日上午需进行手术,而按计划安排,8日至12日,他需要进驻西青区隔离点全天24小时待命提供翻译服务。沈老师在陪伴母亲手术完成后,他将转入重症病房的妈妈交给了爱人和弟弟,没有耽搁一分钟,独自踏上了前往隔离点的路途,与上一班的志愿者老师简单交接后,便按原计划完成了连续数日的翻译服务。直至母亲手术完成,一向腼腆、不善言辞的沈老师都从未向组织表达过困难,关于此事更多的细节还是从同事那里透露的,沈老师只是淡淡地说“家庭是我坚实的后盾,谢谢他们的理解。”

发挥专业优势,奋战抗疫前线,弘扬外语人的家国情怀

沈老师的翻译任务主要是法籍入境人员和法国外交人员的转运、协调、通关检疫、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等工作的翻译任务,这其中的很多词汇和表述方法为流行病学专业,平时没有接触过,与日常交流沟通的不尽相同。为了更准确地进行翻译,沈老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对天津机场海关的流行病学调查要点全部翻译了法语版,同时对集中隔离点的制度和流程也进行了法语翻译。在沈老师以身作则,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机场抗疫志愿翻译服务精神的带动下,法语系4名教师和3名学生也主动加入到了翻译队伍中来,真正地在抗疫前线,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防止疫情输入筑起防线。

事迹素材来源:外国语学院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