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师范初心,培根铸魂、强基固本、涵养师德,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率先垂范,坚守教育报国初心;他们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担当,担筑梦育人使命;他们坚持“停课不停教”,迎难而上,坚守工作岗位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 “四有”好老师的光荣形象,用爱和奉献争做学生的引路人和筑梦人。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表彰奖励我校在全员育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党委教师工作部公众号推出“立德铸魂•奋进担当”系列宣传学习栏目,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师德标兵——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张重副教授。
我校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张重副教授自2014年入职以来,时刻牢记高校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尽职尽责,严谨务实,以身作则,辛勤付出。

务实认真 岗位工作尽责
张重副教授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党员一起,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所负责的支部被评为天津师范大学“五好党支部”。疫情期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两委的重要要求和学校相关部署安排,积极带领支部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督导工作,保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
作为电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系主任,张重副教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制定教学方法,带领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2019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力高校奖。

勤勉严谨 科研成果拔尖
张重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是国家和天津市的重点建设领域,并在异构特征学习、深度模糊聚类、迁移学习等方向取得较有特色的研究成果。除去指导学生和上课时间,即使是在假期,张重副教授几乎每天都会在办公室进行科研工作,时刻秉持对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目前累计发表论文111篇,SCI检索61篇,EI检索39篇,国家发明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5项。张重副教授2017年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2018年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术创新奖。

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倾心
作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张重副教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科研入门、实验设计、论文撰写、论文投稿、申请博士、求职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为提高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他对学生的每篇论文都逐字逐句修改。张重副教授随时随地与研究生进行科研讨论,了解研究生的科研进度,同时引导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与学习。张重副教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辛苦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所培养的研究生都很出色。已毕业4名研究生中有3人到985高校攻读博士学位;2人获得王克昌奖学金(文化科技创新奖),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校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指导的研究生在参加市教委、市科委举办的人工智能大赛中从1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最具潜力奖”。指导的研究生参加以色列国防研究和发展局举办的国际公开大赛,全球排名前4%。
在本科生育人方面,张重副教授不断提高个人授课能力,授课水平得到同学和同行专家的认可,生评教成绩4次全院第一,1次全院第二;多次在校院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张重副教授认真研究教学教育方法,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1项;发表教学改革类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9篇。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级大创1项,指导本科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次。指导两支队伍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分别获得天津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
张重副教授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在课余生活中对待学生亲切真诚,尊重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学生鼓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张重副教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严于律己,对学生言传身教,时刻向“正己、敬业、爱生、奉献”的师德修养靠拢。

事迹素材来源: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