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 | 李静:以艺载德 以声传情——做学生逐梦路上的引航者
2025-09-26 08:42  

第41个教师节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音乐与影视学院李静。

李静,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她以“以美育人,以情暖心”为工作理念,注重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品格。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以音乐专业特长赋能思政工作,做学生的“艺术引路人和生活知心人”。

以艺载德以声传情——做学生逐梦路上的引航者

以“润心之声”唱响初心坚守

作为音乐学专业辅导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李静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思政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协同专业教师挖掘音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打造“音乐微党课”品牌。通过“音乐党课”“红色作品展演”、策划“红色音乐经典赏析”等创新形式,将经典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厚植家国情怀。

李静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以音乐专长赋能思政工作;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用真心换真情。从学生深夜突发急症时的全程陪护,到疏导学生思想症结的耐心分析;从宿舍关系紧张时的及时介入,到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建立“一对一谈心+专业兴趣疏导”机制,通过情感共鸣、专业引领、榜样力量、实践赋能等多维度感染学生。

以“铸魂之声”推进教育创新

师德垂范方面,李静严守学术规范与职业底线,以公正、廉洁的作风赢得学生信任。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岗位上,她以师德为尺、以艺术为媒,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追求艺术理想的道路上,既练“专艺”更修“人品”,用初心与坚守诠释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底色。

李静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困生或特殊学生成长,通过家访、心理辅导等方式解决学生成长问题。她注重自身言行修养,以高尚品德感染学生。从学生切身实际出发,她在课堂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达成最大共识。针对音乐专业就业难点,她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职业规划讲座,推荐学生到中小学、文艺团体、培训机构实习就业20余人。从学生宿舍的促膝长谈到毕业季的就业签约,从深夜伏案的倾心交谈到暖流涌动的感恩短信,从迷茫困惑时的郑重约定到捷报频传的不负所托,都展现出师生间心灵相契的温度、育人使命传承的厚度,以及教育实践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

以“实践之行”履行责任担当

对于工作的热爱和对于专业的不断探究使得她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拓展理论学习内容,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开拓创新思维,加强延伸服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担当意识,树立更好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树立迎难而上的必胜信念。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高工作实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用“菜单式”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推进党员教育、未来成长目标规划,将党的思想引领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形式提高党支部党员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获得感。

作为一名教师,李静始终认为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她将“以美育人,以情暖心”的工作理念融入艺术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思政+艺术”的教育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艺术生的专业特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重要要求,积极践行“奉献,有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实践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众歌咏活动、赴蓟州区别山镇举办乡村联欢晚会等二十余场深入社区、乡村的文艺实践活动,在加强学生思想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