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 | 陈莉:深耕细作传薪火 桃李不言自成蹊
2025-09-26 10:13  

第41个教师节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地理学部陈莉。

陈莉,天津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民盟市委会委员。她理想信念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政治领域展现出了较高的素养与坚定的信念,为教育事业筑牢思想根基。她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展现出一名高校教师应有的政治觉悟与担当。她善于将新的政治理念融入到日常思考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确保自己的思想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提供思想保障。她以扎实的理论学习、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不断革新的思想态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校园思想阵地的坚实守护者。

深耕细作传薪火桃李不言自成蹊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有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成果“三进”工作

陈莉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教学与育人全过程,在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她致力于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固有模式,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曾获批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改革专项项目“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建设”。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上,她巧妙结合时事热点,将抽象的思政理论具象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三进”工作。例如,在讲解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的时候,让学生看到中国在减污降碳工作中展现的大国担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同时,陈莉还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主题讨论、小组汇报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化对思政元素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并做到入脑入心、铸魂育人。

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师德师风是陈莉育人的坚实底色,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对每一位学生关怀备至。无论是课堂答疑还是课后交流,她都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给予细致且专业的指导。在指导学生论文时,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她不厌其烦地从选题、框架搭建到内容修改,一步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学术难关。在学术研究中,她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她常教导学生,学术是神圣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秉持严谨的态度,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在陈莉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陈莉2025年获天津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2022年指导研究生获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2017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国家级资助,2016年获得“共青团工作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5年指导本科生获市级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大赛二等奖,2015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天津师范大学首届学思论坛一等奖。她指导研究生18名,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15篇,指导的研究生中有4名获得国家奖学金,5名本科生获评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勇攀科研创新高峰,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陈莉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深的学术造诣。长期从事气溶胶物理及气溶胶-天气气候相互作用研究,围绕沙尘气溶胶与天气气候复杂反馈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研究沙尘起沙参数化、气溶胶动力输送、吸收性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人为活动对起沙影响、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沙尘暴精细化识别、预警预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6篇,其中SCI论文5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