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楹。

李楹,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从教24年,她先后有了三重身份:专任教师、教学管理者、教师培训师,她用这三重身份践行育人使命,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以信仰铸魂以匠心育人
筑牢信念根基,坚守政治方向
李楹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视作首要政治任务,在思想与行动层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她坚定不移地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她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在教材审核、教学大纲制定、毕业论文审查等关键工作环节严格把关,把正确的政治方向精准贯穿本科教学管理的每一处细节,成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与忠诚践行者。

践行育人使命,躬耕教育事业
李楹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四个引路人”为准则,真心关爱学生,积极回应学生关切。从教二十余载,她始终把育人质量当作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课余时间,她主动辅导学生制作习题微课、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启发学生正确使用AI辅助专业学习。假期里,她组织学生学习移动编程,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她还带领学生开展求职就业情况调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指明方向。

培育师道薪火,构建强师共同体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指导学院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教研周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经过持续努力,学院的课程思政从老师们的无从下手,转变为门门课程思政元素进大纲、全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顺利结项的局面。在青年教师培养领域,李楹同志落实学院“拜师结对”活动,为二十余名新老教师结对,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有利条件。同时,作为学校“树人学坊”核心成员,她与团队成员设计、复盘培训内容,五年间培训高校教师数百人次,合力构建强师共同体模式,培训案例获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优秀案例。
凭借扎实业务,创造标志成果
凭借扎实的业务水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李楹在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专业建设方面,她带领团队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组织全院教师完成师范认证,推动学院专业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院教师申报各级教改项目热情,教师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学院多项工作获得天津市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开展新工科建设,11项成果代表学院参加京津冀新工科教学成果展,学院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恪守师德准则,彰显师表风范
李楹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四个相统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工作中,她廉洁奉公,在教学经费使用、招生、保研推免等敏感工作中,严格执行学校法规制度,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生活中,她作风正派、自尊自律,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在她的影响下,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探索育人新路,书写时代答卷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李楹持续探索育人新路径,主持完成天津市教改项目2项;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调研和专业改造,带领专业建设负责人、系主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制定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4份;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在学院落地生根,结合学院实际制定《计信(软件)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度工作细则》。鼓励导师们创新导学方式,提升学生实力。在她的努力下,学院教师共指导2023、2024级学生千余人,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怀与指导。
二十四载春秋,李楹始终以"自树树人"为志,在教学中播种信仰,在管理中坚守底线,在传承中点燃星火。她以躬身力行的姿态,在"自树树人"的征程上书写着立德树人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