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师德典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典范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 | 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胸怀天下 甘于奉献 淡泊名利 至诚报国
2025-09-28 08:44  

第41个教师节之际,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特别推出“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榜样力量”先进典型展示栏目,集中展现我校2025年荣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的生动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涵养深厚教育情怀,锤炼过硬育人本领,矢志成为新时代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奋力谱写特色鲜明世界知名一流师范大学建设崭新篇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2025年天津师范大学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

胸怀天下 甘于奉献 淡泊名利 至诚报国

弘扬崇高师德风范,忠实践行黄大年精神

研究院负责人钟英华教授为全国国际中文教育领军人物、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顾问、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专委会主任,他带领团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数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夙兴夜寐、奋战在工作一线,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重大战略需求,磨炼造就对党忠诚、不懈追求的“一处三院”专业团队,践行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对党忠诚、甘于奉献”的师德风范。研究院勇挑重担,创建我国首批4所中最艰苦的非洲肯尼亚内大孔院,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的“全球示范孔院”,让中文纳入肯国民教育体系,设立唯一“中非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促成中肯部际合作协议签署,培养了78%的肯尼亚核心骨干师资、“一带一路”蒙内铁路首列车长,成为当之无愧的孔院创办先锋。在泰建立全球首个“海上丝路”孔院,让中文纳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促使“一带一路”与泰国EEC战略有效契合,培训泰国中文教师5万人,举办超千人文化活动297次,受益30万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开路先锋。多次受到中肯元首、泰国王室诗琳通公主亲切会见,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国际传播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

胸怀天下广育英才,竭力讲好中国故事

研究院扎实践行“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实施全程指导、多维评价和目标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探索构建完整的语言教学和文化实践体系。精益求精,将育人融于实践,在“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中,锤炼意志、淬炼品格,磨炼真功夫、掌握真本领。在11国建立20个高质量专业学位海外教育实践基地,担当海外实践指导者和组织者,率先开展、累计选派1253名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跨越山海,奔赴50个国家,在海外中文课堂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通过亲身实践造就可靠国际胜任力,培养大批爱国担当、勤勉敬业、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志愿者,海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研究院奋战在留学生教育一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持用外国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主编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教材《中华人文精神读本》,创建了教育部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综改试点,首批专博方向、领域和独立类别设置专博授权点,构建本硕博一体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养造就86国知华友华国际学生6.8万人,涌现大批学生典型,国际中文“朋友圈”日益扩大。

自主创新理论构建学术话语,引领全国学科专业建设发展

针对国家亟需国际中文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失时机主持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简介与基本要求、授权审核基本条件、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专项核验指标体系、方向领域设立报告、发展报告等9项重要资政研究,成果被国务院学位办采纳,为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从无到有”的创建,实现历史性跨越做出开创性贡献;创建国际中文教育“表达驱动”教学理论,学界发表跟踪研究学术文章15篇。4支教学团队在全国国际中文教育“汉教英雄会”比武入列全国示范展示,为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体系创建“从零到一”的突破作出贡献;主持创建了34个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国际中文教育专栏”,构建我国国际中文教育学术话语分众化传播矩阵,刊文1152篇,扩大学术话语声量,为增强中文母语国学术话语地位,助力学术话语体系创建,填补学术发表阵地空缺作出重要贡献;构建该领域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牵头研制《国际中文教育核心期刊目录》,由教育部面向全球发布,极大促进了该领域学术话语评价的自主权、控制权、主导权,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设。

助力国家软实力建设,促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变乱交织加速演变国际形势下,研究院以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团结带领世界汉学家、世汉学会理事会员,坚持做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学术智囊和行动伙伴,创造性开拓了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发展的新局面,赢得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认同。带领团队在世界中文大会、世汉学会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等世界顶尖学术会议主动发声引领方向。用心打造国传品牌,牵头承办世界中文奥林匹克“汉语桥”赛事,创建东盟“我与中国”自主品牌,全网总浏览超过9.5亿次;在泰媒创办《中国文化专刊》,刊发162期、发行56万份,引发显著国传效应。带领团队在孔院建设关键时期,咬定青山不放松,为孔院创立和可持续发展立下汗马功劳。6次获“孔院创立者、突出贡献奖、孔院之光”等最高荣誉、11次获“全球先进孔院”、3次获“中方先进承办单位”、1人获“卓越贡献奖”、2人获“孔院先进个人”、1人获“公共外交先进个人”、1人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集体获“天津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新网以及海外主流媒体报道1200篇,为“一带一路”和国家软实力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锻造敢打硬仗教师团队

研究院以青年教师为主,老带新、老中青结合,形成“高度敬业、团结协作、淡泊名利、勇于担当”工作作风。创新党委统筹“一处三院”机制,以实干业绩和工作成效赢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数十万中外学生的认可。以专业学位“小切口”,撬动紧缺人才培养“大变革”,促进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6年实现由无到有、由方向到领域再到独立类别设置3次历史性跨越。注重重大项目活动中锻造队伍,牵头全国专业学位核心课程骨干师资培训,组建百所授权学校“教研共同体”。打造本专业、跨学科、行业与海外基地导师组成的“四导师制”育人共同体,形成“国内外双循环”育人机制。带领师生87人参与55项教育部语合中心科研项目,50人参与“世界中文大会”,200人参与世界“汉语桥”品牌赛事活动,150人参加“我与中国”品牌塑造,120人参加世汉学会第十四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60人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专栏建设、发表学术文章50篇。自主创新理论“表达驱动”教学理论指导下获“中文联盟数智化教学金牌教师”,连续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3次获全国案例大赛三等奖。2025年,入围全球泰晤士高教亚洲大奖“2025年度国际战略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所有